首頁 » 周公解夢 » 解夢文化 » 周公,解夢的集大成者

周公,解夢的集大成者

周公,解夢的集大成者

進入文明時代之後,中國人發明了文字,人們用文字記載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現代的考古發現,中國人對夢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殷人的甲骨文占卜史料,以及商周時期開始的對夢的歸類。這說明,解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流傳甚廣。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解夢,被殷商的巫覡繼承和發展,人們嘗試著從迷離的夢境之中尋找真實的未來,預言命運。

天人合一、天地感應是中國古代人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夢兆的解釋和大量應驗的事實更讓人相信:夢是能夠預兆吉凶的。殷商時代留給今人數不勝數的甲骨文中,絕大多數都是卜辭,夢兆吉凶的內容所占比例也為數不少。後來,周代替了商,在前人的基礎上,周公總結了前代的解夢術,真正開創了對夢解讀的學說。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為他的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輔佐成王攝政。周公是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的人物,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與夢聯繫起來。夢,經常被稱為“周公之夢”或“夢見周公”。

和殷人不同,周人占夢偏重趨吉。周公對占夢的一個發展,就是用星占夢。這種占法由於涉及陰陽五行、日月星辰的變化推演,學識相當專業,平常人難得入手,絕大部分非常靈驗。周代占夢術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除了象徵占夢法、占星占夢法外,傳統的用卜筮來占夢,也是存在的。周王的重大行動,有時要將占卜、占筮和占夢三者結合分析判斷,以觀察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周公還撰寫了占夢書,書的體例,是先列夢象,後作占斷。後來出現的夢書,也有在夢象前占斷的,也就是先敘述解夢斷夢的依據。夢象和占夢之間有邏輯的內在聯繫,夢的含義,是直接從夢象的屬性中推斷出來的。當然,同一個夢境,不同的解夢人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引申出不同的屬性,從而對同一類型的夢的解釋因人而異。夢書的理論,不是從常識角度來推斷夢的屬性,而是從歷史上的夢例演繹出來的。夢書大多採用直夢法,直夢法是古代占夢術中最常用的方法。所謂直夢法,就是將夢境中所展示的內容與當時的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夢中反射的吉凶禍福就是現實中的吉凶禍福。直夢法,又分完全直夢和結果直夢兩種。完全直夢,是對夢境中的細小概念進行符號轉換解夢,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要懂易經,這就不如單純測字容易普及,所以傳到現在只在少數易經學者中流傳。結果直夢,是指夢境中的具體細節並不一定在以後的生活實踐中體現出來,但其預示吉凶禍福的結果與現實符合。

周公的解夢思想,還參雜了當時的占卜之書《易經》的影響,周公認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幾乎任何事情的微、變之兆,都可援以易象而成卦,並因之有一定的徵兆預示。所以,易道還可以套用於解夢,即據個人的夢中境象,以易理去闡釋其所惑。

三國時代,魏國的鄧艾曾擔任伐蜀的主將。當時形勢十分凶危,不知結果如何。鄧艾終日惶惶不安。某夜,鄧艾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但卻不見有其他影像,鄧艾為之大惑不解。於是,便走去問護軍爰邵。爰邵說,這個夢可以依照《周公解夢》中提到的易理去解釋。按易卦,山上有水,為“水山蹇”卦。蹇卦說,利西南,不利東北。孔子對此卦,說:“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這個卦象非常不吉。如前往攻伐蜀國,是即可視為利西南,因為“往有功”。即目前去進行的事,事情一定會成功。但何以認為不吉?因為,往西南,可以有功。去完“西南”,完事後,便必須返回“東北”,即原來之處。但此卦卻明言,不利東北,即有“有去不回”之象。換言之,以易道來解釋夢到坐山上而有流水,即指將來必不可以回歸。不可回歸,即指死亡而已。

鄧艾聽了很不高興,也不相信。結果,鄧艾果然攻下了蜀國,驕傲自大起來,被鍾會抓住機會,向司馬昭誣告他謀反,鄧艾於是被抓起來送回洛陽處死。這個實例,說明易學之廣大,可援引易道去解夢。

人們傳說,周公根據他多年的經驗,撰寫了《解夢》這本書,這本書在民間甚為流傳。人們根據周公的解讀,能從夢中預測吉凶。後來在民間的流傳中,傑出的解夢師紛紛添加了他們的理解進去,但是為了表示對周公的崇敬,人們把這本書稱為《周公解夢》。

中國的解夢淵源是中國歷史上的兩位傑出人物——黃帝和周公,解夢採取的是精神動力學原理,強調夢的社會文化背景、夢與現實的相互關係,幫助人去處理和解決內心的矛盾衝突。精神分析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關於夢的見解,而且通過釋夢成功的實踐使這種見解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證實。精神分析理論指出在夢荒謬無意義之表面之下有另外的隱藏的意義。

因此,周公解夢不是迷信,而是有其科學根據的,是傳統文化遺留給後世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