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血型性格 » 血型雜談 » 對於人類血型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人類血型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人類的任何遺傳都有其合理性,這是千百萬年以來人類進化的結果,血型也不例外。

  很久以前,雖然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血液對於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人

類血液還有型別之分。因此,曾發生過許多因輸血而致死的悲劇。直到l900年,血型的醫學奧秘才被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一位名叫蘭德斯坦納的病理學家所揭開。

蘭德斯坦納從實驗結果中得出不同人之間血清和紅細胞出現凝聚反應的內在規律:每個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紅細胞相遇,都不會發生凝聚;而不同人的紅細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混,則可以出現凝聚或不凝聚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據此,蘭德斯坦納大膽地宣告:人類存在著三種血型。他認為不同血型紅細胞和血清相混產生的凝聚反應,就是致人死亡的輸血反應的秘密所在。因為相同血型的血液相混不會發生凝聚,因此只需在相同血型的人之間進行輸血,就不會導致致命的輸血反應。從此,臨床輸血才步入科學的軌道,人類的血液才發揮出救護生命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1902年,蘭德斯坦納的學生狄卡斯德羅對l55個正常人重複了蘭德斯坦納的血清和紅細胞交叉凝集試驗,結果發現,除了蘭德斯坦納報告的3種血型之外,還存在著第四種血型,這種血型被蘭德斯坦納忽視了。這第四種血型的紅細胞,除了對自己的血清相遇不發生凝聚以外,對其他人的血清都發生了凝聚,這就是AB血型。

1907年捷克醫生楊斯基總結歸納了這四種血型的相互關係,推進了輸血程式的科學發展。後來為了避免命名的混亂,國際上又統一對4種血型命名,分別確定為O型、A型、B型、AB型。

1927年,蘭德斯坦納與美國免疫學家菲利普·列文共同發現血液中的M、N和P因子,促進了MNSS血型系統的發展。

Rh是恆河猴(Rhesus Macacus)英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1940年,蘭德斯坦納和英國醫師威納在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恆河猴和多數人體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予以命名。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人)的,稱為Rh陰性,從而比較科學完整地解釋了某些多次輸同型血而發生的溶血症問題。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

現在醫學家已知道了270個公認的血型抗原。這些抗原大部分歸類於29個血型系統中,但最重要的還是ABO和Rh系統兩類血型系統。在我國,Rh系統是僅次於ABO血型的另一個重要的血型系統。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人群中Rh陽性占99%以上,因此在一般臨床輸血中較少發生Rh血型不合問題。但在某些少數民族人群中,Rh陰性的人較多。

血型的演變

德國哥廷根大學數理統計學著名的血型研究者F.貝爾斯泰教授說:“原始時期的類人猿都是O型血,後來突然相繼變異為A和B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僅有的O型血分裂出A型和B型”。A型與B型的結合產生出新的O型、A型、B型和AB型。

1980年穆舜英發掘出一具女性乾屍,一般稱“樓蘭美女”,距今約有6000年的歷史,科學測定該女子血型為O型。測定出古人遺骸的血型,對於研究人類社會的進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類血型演變分為三期。一是O型期,大致為原始社會(上古);二是A型、B型期,大致為奴隸社會(古代);三是O型、A型、B型、AB型期,大致為封建社會(中世紀)。

一般來講,O型期結束得早些,文明出現新的時間就會提前。作為人類始祖的非洲及美洲、大洋洲等一些國家的O型期特別長,從他們那裡走出的人類在遙遠的東方和北方早已結束了O型期,出現了A型和B型,產生了新的思維文明。有可能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留在原居住地的土著居民比其他地域的人們晚了兩千年左右,最終才以血的代價結束了O型期;O型期的O型人沒有經過A型與B型的分裂合成,是原始人,其智力、能力與現代O型人絕不可同日而語。現代的原始人的保守程度相當驚人,如果不與現代人結合產生新一代,光憑自然變化其時間會相當漫長,他們也不會輕易溶入現代社會。

A型和B型期是兩極尖銳對立時期,B型對事物的無差別對待表現為對人與工具、牲畜一樣看待的殘忍,A型講究禮俗而形成的森嚴的差別制度表現得非常充分。

一般來講,進入中世紀是人類血型系統完善後的產物,這一時期的哲學、文學會有大的飛躍。這是人類血型演變規律對人類思想影響的同現。